四年级上册数学判断题知识点分类如下:
一、大数的认识
- 个、十、百、千、万…… 都是计数单位。(√)
- 10 个一万是十万。(√)
- 最小的自然数是 0,没有最大的自然数。(√)
-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。(√)
- 一个七位数,它的最高位是百万位。(√)
- 5000500 这个数由 5 个百万和 5 个百组成。(√)
- 读 40025600 时,只读一个零。(√)
- 90009000 读作九千万九千。(√)
- 与万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十万位和千位。(√)
- 一个数含有两级,这个数一定是八位数。(×)
- 20930000000 读作二百零九亿三千万。(√)
- 7080000 改写成用 “万” 作单位的数是 708。(×)
- 987650000≈10 亿。(√)
- 493600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49。(×)
- 500000000=5 亿。(√)
二、公顷和平方千米
- 1 公顷 = 1000 平方米。(×)
- 200 个 50 平方米的教室面积是 1 公顷。(√)
- 边长是 100 米的正方形土地,面积是 1 平方千米。(×)
- 400 米跑道围起来的部分的面积大约是 1 公顷。(√)
- 1 平方千米比 1 公顷大。(√)
- 5 公顷<5000 平方米。(×)
- 一个果园的占地面积是 3 平方千米。(×)
- 12 平方千米 = 1200 公顷。(√)
- 学校操场的面积约是 1 公顷。(√)
- 一块菜地的面积是 99 平方米,接近 1 公顷。(×)
三、角的度量
- 角的两边越长,角就越大。(×)
- 平角就是一条直线。(×)
- 周角是一条射线,它只有一条边。(×)
- 用放大镜看一个角,这个角会变大。(×)
- 120° 的角比直角大。(√)
- 3 时整,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成直角。(√)
- 钝角一定比锐角大。(√)
- 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是钝角。(×)
-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。(√)
- 直角是 90° 的角。(√)
- 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 15° 的角。(√)
- 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。(√)
- 比钝角小的角一定是锐角。(×)
- 60° 角的余角是 30°。(√)
- 平角是周角的一半。(√)
四、三位数乘两位数
- 三位数乘两位数,积一定是五位数。(×)
- 250×40 的积末尾有三个 0。(×)
- 125×80 的积的末尾有 4 个 0。(×)
- 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没有 0,它们的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 0。(×)
- 一个因数不变,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 3 倍,积也扩大到原来的 3 倍。(√)
-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 85 千米,可写成 85 千米 / 时。(√)
- 速度 × 时间 = 路程。(√)
- 已知路程和时间,可以用乘法求出速度。(×)
- 132×45 的积与 132×5×9 的积相等。(√)
- 240×30=2400×3。(√)
- 450×20 的积的末尾有两个 0。(×)
- 两个因数相乘,一个因数乘 2,另一个因数乘 3,积就乘 6。(√)
- 一辆汽车 3 小时行驶了 180 千米,这辆汽车的速度是 60 千米。(×)
- 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 250 米 / 分,他 2 小时能行 30 千米。(√)
- 三位数乘两位数,如果因数的末尾没有 0,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 0。(×)
五、平行四边形和梯形
-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。(√)
-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。(√)
- 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。(√)
-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。(√)
- 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。(×)
-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。(√)
- 直角梯形有两个直角。(√)
- 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。(×)
- 梯形的高一定比它的腰短。(×)
-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。(√)
- 等腰梯形的两腰一定相等。(√)
- 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向对边作无数条高。(×)
- 梯形的上底一定比下底短。(×)
- 一个梯形中最多有两个直角。(√)
- 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。(×)
六、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
-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,余数最大是 99。(×)
- 810÷90=9。(√)
-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(0 除外),商不变。(√)
- 420÷30=42÷3=14。(√)
- 324÷8=4……4。(×)
- 试商时,如果余数比除数大,说明商小了。(√)
- 638÷27=22……44。(×)
- 一个除法算式的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 3 以后,商是 20,那么原来的商是 60。(×)
- 960÷24=960÷8÷3。(√)
- 因为 48÷6=8,所以(48×5)÷(6×5)=8。(√)
- 1520÷50=30……2。(×)
- 除数是 32,余数可以是 33。(×)
- 7500÷400=18……3。(×)
- 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 0,商的末尾也一定有几个 0。(×)
- 两个数相除的商是 15,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乘 3,商是 45。(×)
- 270÷90=30。(×)
- 4800÷600=80。(×)
-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,商可能是一位数,也可能是两位数。(√)
- 920÷30=30……20。(√)
- 在除法算式中,0 可以作除数。(×)
七、条形统计图
- 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。(√)
- 制作条形统计图时,一格只能表示一个单位。(×)
- 条形统计图中直条越长,表示的数量越多。(√)
- 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同时表示两组数据的多少。(√)
- 绘制条形统计图时,直条的宽窄必须一样。(√)
- 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能直观地表示数据。(√)
- 单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只用一种直条来表示。(√)
- 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图例可有可无。(×)
- 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。(√)
- 制作条形统计图时,直条的高度可以随意确定。(×)